面对新一轮全球化角力的暗潮涌动,作为经济创新先锋的中国独角兽企业阵营,其成长生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独角兽之问”备受各方关注。

值此重要周期,8月15日,“前瞻2024中国经济”——《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路径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暨价值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举行。以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数据为基础,国研经济研究院与天九企服联合发布上述《白皮书》,以期展现中国独角兽成长路径,为中国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赋能中国创新生态发展。

1、独角兽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独角兽(unicorn)的概念来源于国外。据悉,早在 2013 年,美国一家名为cowboy的基金里,有一个合伙人提出了独角兽公司的概念,主要指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

彼时移动互联网刚刚拉开序幕。字节跳动、滴滴、大疆、春雨医生等后来成长为独角兽的企业先后诞生。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提出,一股双创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掀起。一时间,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各地政府针对独角兽企业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以北京为例,根据《“十四五”时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规划》,建立独角兽企业行业管家制度,引导独角兽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促进独角兽企业在市域内合理布局。同时强化独角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资金支持;保障独角兽企业空间需求,推动有基础有条件的重点区域围绕主导产业建立独角兽企业聚集区,面向全球吸引独角兽及其生态链企业落地布局。

随着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双创”战略,并不断发现和挖掘当地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通过政策创新支持其持续快速发展,着力培养及鼓励优秀企业发挥创新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开始大增。

有数据显示,美国在2014-2022年平均每年诞生约55家独角兽企业,在中国,这一数据为38家。中国诞生独角兽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21年,当年新增达到了105家;其次是2018年,有95家。

本白皮书按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版《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对独角兽企业的划分,择取了其中的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两个类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根据启信宝的企业数据样本,分析出目前中国有523家独角兽企业,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

本白皮书依据国标遴选出的独角兽企业为2014年7月1日以后到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10年的估值过10亿美元的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则是选取2015年7月1日到2024年6月30日期间成立的不满9年的估值过1亿美元的企业。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的数据显示,523家独角兽企业中,最年轻的企业为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新近获得融资,股东包括中石油昆仑资本、合肥科学岛、蔚来控股等知名企业。此次融资使得聚变新能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45亿元。聚变新能应是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商业核聚变公司。可控核聚变被一直认为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视为“终极能源”。

2015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多达100家,其次是2016年,2022年和2023年成立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少,处于个位数。这也与疫情带来的影响相吻合。国际机构的数据也显示,这两年是独角兽诞生数量最少的年份。

2、独角兽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代表

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多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而新质生产力又是支撑和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可以从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与贡献中一窥新质生产力的作用与贡献。

2014-2023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6%升至13%以上,根据“十四五”规划的目标,预计2025年这一比重将升至17%。2012-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1.6%升至41.5%,2023年突破55万亿元,总量居世界第二。这些数据充分体现出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发挥出了极大推动作用。

独角兽企业作为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数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有166家独角兽企业入围2023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占比为33.2%,居全球第二;估值合计为10.03万亿元,估值占比为35.6%,居全球第二。

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正从模式创新为主导转向技术创新引领,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持续攀升。数据显示,独角兽企业引领新领域、新赛道发展,集成电路、清洁能源、人工智能赛道成为新晋主阵地。而在GPU芯片、半导体材料、氢能、新型储能、可控核聚变、合成生物、大模型等硬核科技细分领域,独角兽企业同样有新的突破。

这些处于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的硬科技独角兽类企业被称为“新质独角兽”。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投资“8大新兴产业”“9大未来产业”,这“8+9”产业也被广泛视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领域。处于这些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无疑能够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本白皮书的523家独角兽企业在行业分布上与前述分布基本吻合,只是以企业的工商注册登记所展现的行业为准。数据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多达50家独角兽,占比9.6%;其次是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领域,有4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有28家,位居第三。这些基本都是属于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新兴产业。

3、独角兽企业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量

如果要衡量一座城市的科创实力和发展潜力,独角兽的集聚度无疑是最好的观察点之一。作为新经济范式的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独角兽的发展,具有爆发式成长、颠覆式创新等显著特征,是一个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衰的预报器。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也是城市量级的重要参考指标。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的创新浪潮正持续扩散,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更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实现了深度的覆盖和渗透。

透过独角兽“种群”,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创新能力、创业生态、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前景。因此,各地为了培育独角兽企业,均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硬科技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这让更多企业成为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他们不断推动创新资源向产业汇聚,成为各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独角兽企业的分布具有产业集聚效应。本白皮书的数据显示,523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区(含香港特区)的61个城市。以省级单位来看,高居前三名的是上海、江苏和北京,分别有94家、85家、82家独角兽企业;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表现同样不俗,分别有74家、71家、22家。

以城市分布来看,上海、北京、杭州分列前三名,其中杭州有47家;深圳有45家,无锡有37家,广州有25家,苏州有20家。宁波、南京、天津、合肥、青岛、武汉、香港、长沙均有10家以上的独角兽企业。株洲、蚌埠、西宁、金华、盐城、滁州等30个城市均有1家独角兽企业。

4、下一个独角兽企业在哪里

为了培育独角兽企业,各地方政府还遴选了所谓的潜在独角兽企业,以大力支持其发展壮大。按照国标,本报告提取了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进行数据分析。

员工规模,本白皮书以社保人数为标准衡量。通常来说,500人以上的为大型企业,在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有40家企业为大型企业。50-500人之间的为中型企业,在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中有513家属于此类。

本白皮书的数据显示,这924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区的63个城市。其分布大体上与独角兽企业的一致,但在数量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以省份分布来看,江苏以306家高居榜首,且远远高于第二名上海的148家,北京、广东分别以140家和109家紧随其后。数量超过10家的仅有10个省市。以城市来看,上海以148家位居第一,北京以140家位居第二,苏州和南京分别有135家和101家。

从所属行业(工商登记为准)来看,有140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其他科技推广服务业领域,占比达到15.2%;10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7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领域。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同样是诞生潜在独角兽企业的主力领域。

这些企业经过培育与发展,假以时日有望成为真正的独角兽企业。

白皮书发布机构介绍:

国研经济研究院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的中国经济时报社发起设立,依托国家高端智库的专家资源和中国经济时报的媒体资源,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为使命的高水平智库平台。

天九共享智慧企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11年,是基于百万企业家大数据的独角兽企业孵化加速平台,通过促进传统企业与准独角兽企业抱团发展,盘活存量,发展增量,为独角兽企业加速,帮助传统企业转型。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是独立第三方的城市空间大数据分析机构,目前已成为初具影响力的新型民间媒体型智库。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致力于发现美好生活,寻找美好城市,近年来发布了诸多行业性大数据研究报告以及排行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加头条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