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仅一年,聚变新能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商业核聚变公司


作者 | 特约研究员 闰然

编辑 | 季新


今年四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全球独角兽榜》。其中得名“最牛风投城市”的合肥拥有6家独角兽,较去年增加3家,总数位列国内城市第10位。

这才过了几个月,合肥又跑出了一家新晋独角兽,身后站着蔚来系、合肥产投、皖能股份等等,所在领域更是受到世界关注的“核聚变”。


如果能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就有望实现能源自由。虽然征途漫漫,但这样让人期待和畅想的项目,科技大佬和投资人自然不会缺席。



01
新的独角兽诞生

一家坐落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企业,近期工商变更的消息引发了极大关注。

聚变新能近日新增中国石油集团昆仑资本有限公司、合肥科学岛控股有限公司为股东,前者为中石油直属的产业投资、资本运营平台,后者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新增股东可谓强强联合,两家投资方分别出资29亿元,各占股20%。此外,聚变新能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创始投资方——蔚来,蔚来投资9.95亿元人民币、持股19.9%,蔚来资本投资5.05亿元人民币、持股10.1%。

这并不是李斌第一次将目光投向核聚变。早在2022年,成立仅一年的能量奇点首轮融资中就出现了蔚来的身影。

面对一种难以捉摸的能源,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之路依然漫长,但关于这场顶尖科技的竞赛,没有人想错过。

此次一同增资的还有几位老股东——合肥产投新能科技合伙企业由此前的24.45亿元增至29.72亿元,安徽省科创投资由5.8亿元增至20.3亿元,安徽皖能丰禾聚变也由12.5亿元增至29.72亿元。

经过一系列变更,聚变新能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增至145亿元。

这可是成立仅仅一年的公司,但它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一家商业核聚变公司。其他公司的注册资本大多为百万级别,而聚变新能获得百亿级资本押注,跻身独角兽行列,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学者郑永年曾提出过科技创新的“三位一体”模式,包括基础科研、应用技术和金融支持。基础科研是第一支柱,来自科研机构,它不是资本密集型,而是兴趣密集型。而在基础科研之上,应用技术转化的主体则是企业。

资料显示,成立于2023年5月的聚变新能,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唯一成果转化平台。

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的转化需要大量的资本,应用技术转化一旦成功,就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利益,当然也包含了很大的风险。

蔚来曾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秉承蔚来(Blue Sky Coming)的初心,计划通过参与财务投资的方式,助力推进聚变技术研究和商业化,为长期可持续能源发展贡献力量,并提升行业影响力。”

但公告同样明确指出,该项目存在技术、投资、资金三方面的风险,包括聚变能反应条件苛刻、技术难度大,聚变商用发电短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项目装置造价较高、配套研发投入大等等。

无论如何,当前核聚变发展已经进入由基础科研到商业技术应用的重大转折点,资本开始对核聚变公司加大注资布局。



02
手握核聚变工程

备受科技大佬和投资人关注的核聚变究竟有什么威力?

1克燃料释放的能量相当于8吨石油,这就是核聚变的威力所在。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核聚变装置,其发光发热的原理正是核聚变反应。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更高效更清洁能源的探索,核聚变则被认为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

并且,核聚变的原料来源丰富,主要燃料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仅在海水中就有超过45万亿吨氘,释放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上亿年,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其次,核聚变反应过程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硫、氮氧化物,不释放温室效应气体,因此被视作能缓解气候变化的低碳能源。更为关键的一点,聚变堆的安全性还非常高,因为它对环境条件极其敏感——足够高的温度,足够高的密度,以及一定的能量约束时间,缺一不可。

1952年,随着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其原理为不可控的核聚变反应,不适合制造能源。科学家就开始设想,如果发明一种装置,能够控制氘和氚聚变,并稳定持续输出能量,那就相当于人造了一个“太阳”,彻底改写人类的能源版图。

因此,自上世纪50年代起,可控核聚变研究就启动了。早期各国独立研究,后来为推进可控核聚变研究,各国联合推动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该计划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ITER计划谈判,2006年11月,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七方正式签署ITER协定。

目前,磁约束核聚变是国际上主流的研究方向。这一概念由苏联科学家在50年代初提出,并于1954年建成了第一个磁约束装置。科学家将这一形如面包圈的环形容器命名为“托卡马克”。

中国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核聚变研究机构和实验装置。合肥在核聚变领域的崛起并非偶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正是由安徽合肥科学岛上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这家成立于1978年的研究所,先后建成并运行了四代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我国聚变研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对于合肥来说,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夸父”)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座城市已然成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

据了解,2018年12月获批开工建设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夸父”主体工程建设正全力推进,预计明年底建成,它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这为核聚变能源的发展提振了信心。种种迹象表明,核聚变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假设掌握了核聚变技术,人类能源的终极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正是在此背景下,资本巨头开始加大对核聚变公司的投资布局,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聚变新能这家公司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的唯一成果转化平台。环评信息公示显示,其正在建设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 。BEST装置将在第一代EAST装置基础上,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并将率先建成世界首个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聚变新能副总经理刘志宏曾介绍,“以往大科学装置基本由国家统筹布局,新一代装置的建设则是企业牵头。”

刘志宏称,通过构建“科研院所+商业公司”伙伴模式,能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聚变研发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以及商业公司灵活高效的商业运作机制和研发投入的资金优势。




03
未来产业正在加速

在政策面上,核聚变领域也频频迎来利好消息。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3年启动实施未来产业起航行动,明确可控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能源的唯一方向。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在各项利好的叠加下,国内私人商业领域的核聚变项目加速落地,部分核聚变装置已经成功放电。能量奇点、星环聚能、聚变新能、新奥集团、核西南院等主体先后宣布投资建设聚变装置。



比如新奥集团的“玄龙-50”已在2019年建成并实现放电,而升级改造的“玄龙-50U”已经在2024年1月实现放电。能量奇点今年也宣布,该公司研发并建造的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成功实现了放电。

在国际层面,私营核聚变公司也正蓬勃发展,部分核聚变设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比如Helion Energy,已经实现温度超过1亿摄氏度,并与微软签订了核聚变商业化发电“首单”,约定在2028年实现50MW的电力供应。

聚变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显示,核聚变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吸引超过71亿美元的投资。自2023年以来,已有超过9亿美元的新资金注入,用于支持核聚变相关技术的发展。全球核聚变公司的数量从去年的43家增长到了今年的45家。

美国商业咨询公司Maximize Market Research统计也显示,2023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为3012.5亿美元,2030年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

作为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早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

事关人类文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曾把核聚变称作“最大的梦想”,但他在几年后修改了这一表述。

“过去我认为我的有生之年不一定看得到的,所以叫做‘梦想’,而现在,新的时代和机遇给了我们绝佳的舞台。我相信十年之内,一定能看到有一盏灯在合肥被核聚变点亮。”


这一过程,正在加速。



END

作者 | 特约研究员  闰然

编辑 | 季新

排版 | 樊萍

图片 | 部分来源于网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加头条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