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经济报道为主的中央党报经济日报观点评论发表金观平署名文章《坚决遏制内卷式招商引资》,这再次给招商引资释放重磅信号,传统的互相“挖墙脚”;给予“超常规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等内卷式招商都将彻底终结。在于智超2024年1月出版的《市县投资》第一章第一节中也已经重点阐述了此问题。


01金观平:坚决遏制内卷式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作出部署,要求“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81日正式施行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也明确规定,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或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要素获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费等方面的优惠。一系列举措,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各类要素合理顺畅有序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一段时间内,各地“拼经济”,上演抢人大战、抢企大战,招商引资新花样层出不穷。但随着竞争加剧,“内卷”愈演愈烈,招商变抢商,互相“挖墙脚”;给予“超常规优惠”,人为制造“政策洼地”;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种种招商引资乱象,既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引进企业“水土不服”、“候鸟式企业”套利,又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更难以得到真正且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势的有效发挥。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亟需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破制约因素,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招商引资,求的是“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看似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实打实的理念优化、职能转变、环境友好。一味盲目“拼政策”不可行,地方招商引资还是要聚焦于练好“内功”。
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方向,研究产业潮流趋势、明确适宜项目,在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专业性水平,将地方所能和企业所需精准结合起来,才能把企业吸引过来。要看到,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在经济实力、产业基础、科技创新等方面相对较弱,招商引资时尤其需要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找准自身定位,立足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重点等情况实现差异化竞争。
丰富招商“工具箱”。产业链招商、订单招商、园区招商等,都可以成为吸引优质项目落地的方式。要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的制度环境,优化全要素保障支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愿意扎根生长。
对于如何平衡好清理违规政策优惠与地方招商引资、相关企业平稳发展的问题,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讲明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企业留出缓冲期,避免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说到底,还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02各地苦“内卷式”、“内耗式”招商久矣
招商引资是地方抓经济、强产业的有效手段。各地政府部门通过对政策、项目、人才等资源的充分竞争,市场效率得以释放,经济发展因此提速。
不过在越发激烈的招商压力之下,部分地方政府为争夺项目,加码招商政策,互挖存量企业,甚至内耗成了地方“互害”。其中滋生出的政策无效耗损、“超常规优惠”等问题,不仅加剧了地方负担,更助长部分企业“短期套利”心态,不利于高质量发展。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位基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表示,2017年,一大批“霍尔果斯”开头的影视公司忽然大批涌出,“承包”了几乎所有电影电视剧的片头片尾。这个和达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陲小城,短短时间内迅速为人所知,成为当时最火的城市。
那一年,霍尔果斯新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14472户、注册资本(金)20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高达341.6%288%。这其中,影视类、文化类企业增长迅速。20174月,霍尔果斯有600余家影视公司,到20184月,已经增长至1600多家,一年间增长了1000多家。
吸引众多影视公司“落户”的,正是力度罕见的税收优惠政策。然而,霍尔果斯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没有对当地起到拉动经济的效果,反而借由优惠政策转移大量盈利,使得税收流失严重。
根据《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署重点审计了2022年度18省、36个市县共54个地区的财政收支管理情况,并就共性问题延伸了其他地区),发现55个地区违规或变相返还税收或土地出让金等225.08亿元。
这样的招商引资,只有短期刺激增长之效,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自身也未必能得到真正而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
同时,由于各地给的各种“好处多多”,还有一些”聪明“的企业就专门干起了“捡漏”的勾当。
它们被称为“候鸟企业”。这类企业就像候鸟一样在各地间短暂迁徙,不做实业,只为补助。这些企业既无法为当地带动就业,也无法带来真正的税收,一旦搬迁,甚至还造成地方的损失。
此外,不少地方为了抢抓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的“风口”,在招商引资时不顾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宁可开出过度优惠、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条件,也要上马新兴产业,结果造成产业之间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等。
有专家对南方一些城市调研发现,各城市招商重点均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重合度甚至达到80%以上。这导致企业间越来越“内卷”。地方保护“土政策”也是“内卷”原因,一些地方人为设置市场壁垒,甚至导致“在海外都有竞争力的企业,竟在某县没有投标资格”。市场分割和产业小规模化,既会导致效率损失和隐性浪费,也会加剧产业同构和价格“内卷”程度。

03新的招商时代即将开启
一个传统的招商时代要落幕了,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启!
招商依然是攸关城市经济命运的重要一环,如何调整招商方式,成为摆在各地面前的共同课题。
如较为热门的“管委会+公司”模式,将社会事务管理权移交给属地政府,市场化投资和运营服务交给专业公司。公司制下,招商成果与绩效挂钩,更能调动招商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这一做法已在东部发达地区逐渐兴起。
不久前广州市商务部门公布的“招商引资20条”,提出要建立全市招商项目“首谈制”、严控各区通过“政策比价”相互抢项目,强化招商过程中的市级统筹和规范招商秩序。此外,重庆也曾提出要强化招商项目统筹,实施重大项目“首谈制”。
而近年兴起的“资本招商”模式,也有望走到舞台中央。比如,今年6月,北京落地4支共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上海也正式发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
设立母基金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不仅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还能形成资金合力,共促产业发展。据介绍,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将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的原则运行,遴选专业投资团队,通过子基金投资、直投、生态运营等运作方式,发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产业培育、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母基金将推进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本协同联动,以市场化方式链接创新资源,支持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上海加快催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实际上,不管未来要走什么招商模式,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引入市场化的机制,提高灵活性和效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中加头条系信息发布平台,我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点赞(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